微信公众号
  • 2014年9月在呼和浩特市正式成立了自治区第一家羊绒行业协会 “呼和浩特市羊绒协会”——是呼和浩特市注册的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外贸进出口企业、电商企业自愿组成的地方性、行业性、非盈利性的民间社会团体组织,现有会员单位101家,其中理事会员12家,普通会员89家。 协会自成立以来,积极规范会员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在提高羊绒企业知名度,扩大羊绒制品自有品牌影响方面做了大量富有实效的工作,起到了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并在 2018年荣获国家商务部颁发“ 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羊绒制品基地称号,以呼和浩特市羊绒围巾为特色。 2020年羊绒协会所属企业持有国内外自主品牌商标突破123个,企业国内外自主营销网络15个、获国内外专利数达到17项,企业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及验厂认证17件,其中含高新企业认证1家,获著名商标1个、知名商标1个。 2020年呼和浩特市羊绒协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例非农产品类别,第一例工业纺织品类、第一例以首府呼和浩特市命名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呼和浩特羊绒“和”呼和浩特羊绒围巾”。 呼和浩特市羊绒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与纽带,贯彻执行国家政策,紧抓机遇,革新理念,引领羊绒企业提高羊绒产业硬实力,树立培养品牌意识,实现跨越式发展,多措并举,结合短视频,直播,跨境电商,踏浪而行,共谱辉煌篇章。
  • 冉冉晨曦,开启羊绒华章。敕勒川,阴山下,天似苍穹,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地处中国北疆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我国优质山羊绒原料及山羊绒制品深加工和出口的主产地之一,承载着厚重期望,得到了国内外市场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事实上,呼和浩特已经打造出了“世界羊绒围巾之乡”的区域名片,可谓“世界羊绒看中国,羊绒围巾看呼市”。 在呼和浩特这片一万七千多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依托国家出口转型,产业升级的政策指引,呼和浩特羊绒产业以工艺设计创新,加强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发展区域公用商标品牌为重点,走出了一条以品牌为先导,创新为核心的健康发展之路。并在2020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例非农产品类别,第一例工业纺织品类、第一例以首府呼和浩特市命名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呼和浩特羊绒“和”呼和浩特羊绒围巾”。 紧抓机遇 顺势前行 呼和浩特市拥有优越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脚下,北拥草原、南临黄河,境内有大黑河、小黑河、水资源、植物资源丰富。历经1600年的洗礼,呼和浩特市已经具备成熟的羊绒发展条件,羊绒制品生产地域范围涉及: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凭借400余家生产羊绒围巾的工厂以及配套生产厂家,成为了全球知名的羊绒产业基地,也孕育出了世界闻名的羊绒围巾织造工艺与产业规模。这里的羊绒围巾与其他服饰饰品最大的区别,在于覆盖从草场、羊业养殖、羊绒收储、纺纱、织造到零售终端的全产业链,特别是品牌在生产端的深耕以及与原材料的紧密联系。 产自呼和浩特市的高档羊绒围巾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为80%左右。呼和浩特羊绒 产业已形成每年200万件羊绒衫和2400多万条羊绒围巾、披肩的生产加工能力,从业人数超过2万余人。据市志记载,利用动物毛织制产品作为呼和浩特市毛纺织业的最大特点。[产品柔软而富有弹性,光泽柔和,集轻、暖、软、滑于一体,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产品远销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因此有了“软黄金”、“钻石纤维”的美誉,深受消费者青睐。 革新理念 扶摇而上 作为特色传统经济产业,呼和浩特市羊绒产业中羊绒围巾出口位居全国的首位,是呼和浩特市主要出口创汇产业之一。在安排就业、拓展出口、 拉动国内需求、促消费、稳增长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呼和浩特市羊绒加工业起步于20 世纪 70 年代。凭借自治区各高校培育的毛纺织人才,科研单位雄厚的研发基础,就已经涌现出了以第一纺织总厂、第三毛纺织总厂出品的“山丹”“荣冠”等众多品牌羊绒服饰企业,其产品热销风靡全国。以及内蒙古各大毛纺织企业培养的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到20 世纪 80 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批生产企业破土而出,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了产业配套并使之愈加完善,人才储备雄厚、生产能力强大的优势产业基础,成为了目前颇具规模的羊绒围巾加工产业。 羊绒产业发展之初,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导致大多小企业处于分散状态,行业组织管理落后,竞争无序,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众多经营者无法形成合力。随着呼和浩特市羊绒产业的发展已形成原料收储、生产、加工、产品研发、交易的稳定渠道,依托丰富的原料资源和成熟的加工技术,以及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实行规模化经营,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这个由羊绒生产加工企业、贸易公司、电商、个体经营者400余家中小微企业组成的产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约20家,中小型生产、贸易企业200多家,还有众多的家庭式协作、电商、微商为产业配套,相关从业人员2万余人,羊绒围巾、披肩、毛毯年产能2400多万条,羊绒(毛)衫年产能200万件, 2019年呼市羊绒基地的羊绒制品总产值17.3亿元,出口约8300万美元,内销约为11.5亿元。为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就业作出巨大贡献。 随着羊绒产业的不断壮大,羊绒企业规模与日俱增,为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技术含量,形成核心品牌,加强行业自律,2014年9月在呼和浩特市正式成立了自治区第一家羊绒行业协会 “呼和浩特市羊绒协会”。协会自成立以来,积极规范会员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在提高羊绒企业知名度,扩大羊绒制品自有品牌影响方面做了大量富有实效的工作,起到了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并在 2018年荣获国家商务部颁发“ 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羊绒制品基地称号,以呼和浩特市羊绒围巾为特色。 2020年羊绒基地内企业持有国内外自主品牌商标突破123个,企业国内外自主营销网络15个、获国内外专利数达到17项,企业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及验厂认证17件,其中含高新企业认证1家,获著名商标1个、知名商标1个。 2020年呼和浩特市羊绒协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例非农产品类别,第一例工业纺织品类、第一例以首府呼和浩特市命名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呼和浩特羊绒“和”呼和浩特羊绒围巾”。 多措并举 踏浪而行 新时代,改革的大浪滚滚而来,当前国际市场已进入缓慢复苏期,发达经济体羊绒产品的需求也在升级,传统发达国家已加紧对羊绒产业链高端的控制,我国羊绒产业现在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更艰难的市场挑战。 呼和浩特市羊绒协会抓机遇,抓建设,勇创新,拟打造羊绒产业园区、羊绒贸易市场,加大产业服务体系支撑平台建设、引进高新技术,引进高端设计人员,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进品牌建设,改变单一生产经营模式上下足功夫,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集加工、设计、科研、协作、教学、展示和旅游观光等功能一体的羊绒产业综合园区,为真正实现呼和浩特市羊绒行业的转型升级而努力。 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历史的长河孕育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腾飞的巨龙见证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青色之城的呼和浩特市在羊绒产业的机遇下,不断创造自身价值,奋马扬鞭,为羊绒产业擦亮品牌,将羊绒品牌推向更高的国际领域,谱写着一篇充满希冀与辉煌的羊绒新篇章。